360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ZeRo、禁灭24 页 135.483 KB下载文档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当前文档共2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中国史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 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 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9 中国史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200) 一、学科概况 中国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旨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自原始社会以 来至现在的历史变迁趋势做综合性研究,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献、历史档案、文献资 料等的整理,探研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演进、经济变迁、文化发展、民族融合 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中国史研究是保护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亦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 要的历史借鉴。 中国史是西北师范大学设置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始建于 1902 年,至今已有 11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40 年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陆懋德、杨向奎、 徐炳昶、丁易、何乐夫、张舜徽、王树民等先生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或讲学。50 年代以 来,金宝祥、金少英、许重远、萨师炯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西北师范大学现有 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历史学为国家特色专业, 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 研究基地为省部共建创新基地和平台。 二、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中国史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清楚的认识,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3.原则上掌握 2 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用外 语撰写论文摘要。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其它相关(近)学科知识 考古学、古文字学、地理学、民族学、世界史、社会学、人类学等。 1 五、培养方式 中国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 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相结 合等多种方式,使博士研究生具备中国史研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中国史科学研究的 能力。博士研究生须于第一学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在导师或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 培养计划,作为本人在读期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和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讲授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 文献、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 100 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 5000 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讨论,展开点评与总结讲授。 自主学习:在指导教师带领下,选择一定的研究范围和专一的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的 学习,通过史料搜集、学术史梳理、理论知识阅读、单篇论文撰写等,形成明确的研究 思路,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国史研究能力。 学术活动:参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不少于 20 次。至少正 式参加 2 次学术研讨会,或做 2 次学术报告。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中国史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 3 年,在职博士 生基本学制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内不允许提前毕业。 七、研究方向 1.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华夏文明研究) 2.西北民族史与西北边疆治理 3.西北社会经济史 4.西北出土文献与华夏文明研究 八、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应修满不少于 22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 5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学术讲座或报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 校外学习或交流经历、预答辩、科研实践等)。在其他培养环节中,参加学术讲座(报 告)不得少于 20 次计 1 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 1 学分。专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参与导 师课题、完成自主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协助导师开展 2 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田野调查)。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 主要途径。论文选题必须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 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 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 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 1 篇 A1 类科研论文; 2 篇 A2 类和 1 篇 B 类科研论文,其中 2 篇为 CSSCI 收录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科研 论文(执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分类办法》) 。 附件:中国史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3 附件: 中国史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周 学时 总学 时数 学 分 任课教师 考核 方式 D0051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一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D005100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 典著作选读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D0101222 第一外国语 一 2 36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D0022101 史学研究动态 一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D0022102 历史文献研究 一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D0022103 史学理论与方法 一 2 36 2 何玉红 教 授 考查 丝绸之路 与西北史 地研究 D0023101 丝绸之路文明史 二 2 36 2 李并成 教 授 考查 D0023102 西北历史地理 三 2 36 2 潘春辉 教 授 考查 西北民族 史与西北 边疆治理 D0023103 西北边疆史研究 二 2 36 2 田 澍 教 授 考查 D0023104 西北民族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胡小鹏 教 授 考查 西北社会 经济史 D0023105 西北近现代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李建国 教 授 考查 D0023106 西北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一 2 36 2 尚季芳 教 授 考查 D0023107 敦煌文书研究 二 2 36 2 刘再聪 教 授 考查 D0023108 华夏文明 二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D0023109 西北出土文献与简牍 研究 三 2 36 2 李迎春 副教授 考查 D0024101 汉唐制度研究 三 2 36 2 刘再聪 教 授 考查 D0024102 宋史专题研究 二 2 36 2 何玉红 教 授 考查 D0024103 元史专题研究 二 2 36 2 胡小鹏 教 授 考查 D0024104 明清史研究 三 2 36 2 田 澍 教 授 考查 D0024105 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三 2 36 2 李并成 教 授 考查 D0024106 丝绸之路民族文献与 文化研究 三 2 36 2 李晓英 教 授 考查 D0024107 西北抗战大后方研究 二 2 36 2 尚季芳 教 授 考查 D0007000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 二 2 36 1 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 考查 公共 必修 课 专业 基础 课 必 修 课 专 业 必 修 课 西北出土 文献与华 夏文明研 究 专业 选修 课 公共 选修 课 其他培养环节 总学分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 次,或公开做学术报告 1 次,或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20 次计 1 学分。 参加专业实践计 1 学分。 不低于 22 学分 注:1.语言能力提升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课程;2.博士研究生可选修研究生学 院统一开设的荣誉课程,但不计学分。 4 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200 ) 一、学科概况 中国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旨在对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至现在的历史变迁 大势做综合性研究。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献、历史档案、文献资料等的整理,探研历 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演进、经济变迁、文化发展、民族融合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 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中国史研究是保护中国悠久文化、促进社会 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亦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中国史研 究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中国史是西北师范大学设置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起始于 1902 年,至今已有 110 年的历史。20 世纪 40 年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陆懋德、杨向奎、 徐炳昶、丁易、何乐夫、张舜徽、王树民等先生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或讲学。50 年代以 来,金宝祥、金少英、许重远、萨师炯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西北师范大学现有 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历史学为国家特色专业, 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 研究基地为省部共建创新基地和平台。 二、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理论和中外史学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清楚 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3.原则上掌握 1 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用外 语写出论文摘要。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其它相关(近)学科知识 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世界史、社会学、人类学等。 5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导师组成集体培养相结 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 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 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 1 个月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在 执行中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讲授。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 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 50 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 5000 字左右 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讨论,展开点评与总结讲授。 自主学习:在指导教师带领下,选择一定的研究范围和专一的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的 学习,通过史料搜集、学术史梳理、理论知识阅读、单篇论文撰写等,形成明确的研究 思路,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国史研究能力。 学术活动:广泛参与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不少于 20 次。至 少正式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或为本科生做一次学术报告。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5 年。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秀、 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允许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 1 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 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 业生基本要求的 2 倍。 七、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中国专门史 4.中国历史地理学 5.中国历史文献学 八、学分要求 中国史学科研究生须修满 35 学分。公共必修课 5 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6 选修课不少于 28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学 术讲座或报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校外学习或交流经历、预答辩、专业实践等) 计 2 学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次计 1 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 1 学 分。专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完成自主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协助导师开展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田野调查) 。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研究生课程须在两年内修完。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 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 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 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 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 5 万字。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名校外 专家。 附件: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7 附件: 中国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周 学时 总 学时 学 分 任课教师 姓名及职称 考核 方式 公 共 必 修 课 M0051001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M0050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 学方法论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M0101222 第一外国语 一、二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专 业 基 础 课 M0022001 史学理论与方法 一 2 18 2 何玉红 教 授 考查 M0022002 历史文献学 一 2 36 2 秦丙坤 副教授 考查 M0022003 中国史学研究动态 二 2 36 2 学科组 考查 中国 古代 史 M0023301 中国西北边疆史 二 2 36 2 田 澍 教 授 考查 M0023302 中国古代职官史 四 2 36 2 张连银 副教授 考查 中国 近现 代史 M002330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 2 36 2 李晓英 教 授 考查 M0023304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二 2 36 2 郑 峰 副教授 考查 M0023305 西北简牍文书研究 一 2 36 2 李迎春 副教授 考查 M0023306 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 与研究 二 2 36 2 秦丙坤 副教授 考查 M0023307 西北民族史 一 2 36 2 张 荣 副教授 考查 M0023308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史 二 2 36 2 李顺庆 副教授 考查 M0023309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 与方法 一 2 36 2 僧海霞 副教授 考查 M0023310 历史地理学文献导读 二 2 36 2 潘春辉 教 授 考查 M0024301 先秦秦汉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陶兴华 副教授 考查 M0024302 魏晋隋唐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黄兆宏 副教授 考查 M0024303 宋元明清史文献导读 二 2 36 2 张连银 副教授 考查 M0024304 中国近现代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郑 峰 副教授 考查 M0024305 西北民族史文献导读 二 2 36 2 张 嵘 副教授 考查 M0024306 汉晋简牍与西北社会史 二 2 36 2 张继刚副教授 考查 必 修 课 专 业 必 修 课 历史 文献 学 专门 史 历史 地理 学 选 修 课 专 业 选 修 课 8 公共 选修 课 M0024307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西北 社会史 三 2 36 2 刘再聪 教 授 考查 M0024308 陕甘宁根据地史 一 2 36 2 李建国 教 授 考查 M0024309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二 2 36 2 尚季芳 教 授 考查 M0024310 历史学田野调查与方法 二 2 36 2 李晓英 教 授 考查 M0024311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三 2 36 2 连菊霞 副教授 考查 M0024319 中国伊斯兰文化史 一 2 36 2 张 嵘 副教授 考查 M0024320 西北移民史 二 2 36 2 黄兆宏 副教授 考查 M0024314 北方民族交融史研究 二 2 36 2 胡小鹏 教 授 考查 M0024321 边疆与民族 二 2 36 2 张 荣 副教授 考查 M0024316 藏传佛教文化史 一 2 36 2 李顺庆 副教授 考查 M0024317 历史地理学史 二 2 36 2 梁珊珊 讲 师 考查 M0024318 元代政治制度史 三 2 36 2 刘 晖 讲 师 考查 M0024322 宋代财政史 一 2 36 2 杨 芳 副教授 考查 M0007000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 二 2 36 1 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 考查 M0006000 荣誉课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其他 培养 环节 正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 次,或选听学科前沿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个;或做 1 次学术报告 计 1 个学分。专业实践计 1 学分。 补修 课程 非历史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补修如下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 试,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总学分 不低于 35 学分 注:1.语言能力提升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课程;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从科 学知识概论、艺术知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科学知识概论等荣誉课程中选修 1 门修读,计入 1 学分; 3.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 1-2 门相近专业课程。 9 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3) 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较早设立世界史学科的高校之一,具有悠久的世界史教学和研 究的历史。2000 年,世界史学科(专门史)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 年,获批历史 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 年,获批历史学一级(含世界史)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2012 年,获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3 年,世界史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世界现代史》为省级精品课程, 《世 界近代史》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本学科设立了“中亚历史与社会 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机构;学校设立了“丝绸之 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亚研究院”,出版了内部刊物《中亚研究 通讯》。 本学科现有教授 3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3 人,其中博士 6 人,硕士生导师 7 人。 本学科包括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 二、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世界历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清楚的认识,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 作的能力。 3.至少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相关(近)学科知识 中国史、外国语、逻辑学、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专门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 10 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 练、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 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世界史学科建立了以研究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 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学术创 新意识。研究生需按培养计划阅读图书资料,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主流文献、 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 50 部(本)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 5000 字左右的读书报告 并进行课堂交流。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研究生须于第一学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在导师或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 划,作为本人在读期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5 年。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 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 1 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 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 2 倍。 七、研究方向 1.西方文明史 2.中亚史 3.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 八、学分要求 研究生至少须修满 35 学分。公共必修课 5 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 课不少于 28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学术讲 座或报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校外学习或交流经历、预答辩、专业实践等)计 2 学 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次计 1 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 1 学分。专 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完成自主申报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指导本科毕 业论文设计、协助导师开展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田野调查)。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11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 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 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 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 上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 5 万字。在进行论文答辩之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相近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名校外 专家。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附件: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12 附件: 世界史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公共 必修 课 M0051001 M0050005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开课 学期 周 学时 总 学时 学 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一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一、二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M0101222 第一外国语 M0022101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 典导读 二 2 36 2 吕海军 讲 师 考查 M0022102 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 一 2 36 2 高祥峪 副教授 考查 M0022103 全球史导论 二 2 36 2 田汝英 副教授 考查 西方 文明 史 M0023101 美国文明史 二 2 36 2 杨鹏飞 教 授 考查 M0023102 英国文明史 一 2 36 2 李家莉 副教授 考查 中亚 史 M0023103 中亚民族与宗教研究 二 2 36 2 张玉霞 副教授 考查 M0023104 中亚政治与经济研究 一 2 36 2 杨尚荣 讲 师 考查 M0023105 丝绸之路文明史 二 2 36 2 李顺庆 副教授 考查 M0023106 中外关系史 一 2 36 2 党庆兰 教 授 考查 M0024101 世界现代化进程 三 2 36 2 李积顺 教 授 考查 M0024102 俄罗斯帝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 2 36 2 杨尚荣 讲 师 考查 M0024103 美国史文献导读 一 2 36 2 杨鹏飞 教 授 考查 M0024104 中东政治文化专题研究 三 2 36 2 吕海军 讲 师 考查 M0024105 国际关系文献导读 二 2 36 2 党庆兰 教 授 考查 M0024106 中亚-中东热点问题研究 二 2 36 2 李积顺 教 授 考查 M0024107 中世纪欧洲宗教史 二 2 36 2 汪中砥 讲 师 考查 修 M0024108 二 2 36 2 高祥峪 副教授 考查 课 M0024109 近现代西方社会史专题研 究 西欧中世纪社会史专题研 究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专题 三 2 36 2 田汝英 副教授 考查 三 2 36 2 张玉霞 副教授 考查 专业 基础 课 必 修 课 专 业 必 修 课 选 丝绸之 路文明 与中外 关系史 专业 选修 课 M0024110 公共 选修 课 研究 M0024111 专业英语 二 2 36 2 李家莉 副教授 考查 M0007000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 二 2 36 1 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 考查 M0006000 荣誉课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其他 培养 环节 正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 次,或选听学科前沿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个;或做 1 次学术报告 计 1 学分。专业实践计 1 学分。 补修 课程 非历史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补修如下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 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总学分 不低于 35 学分 注:1.语言能力提升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课程;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从科学知识 概论、艺术知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科学知识概论等荣誉课程中选修 1 门修读,计入 1 学分;3.专业选修 课中至少选修 1-2 门相近专业课程。 13 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0100) 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考古学科发端于 1938 年对张骞墓的发掘。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夏 鼐、裴文中、黄文弼、阎文儒、何乐夫、常书鸿、金少英、伍德煦等学者,或在本校任 教或与本校密切合作,开始史前遗址、西北简牍、敦煌石窟等方面的发掘、保护与研究, 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 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立。1995 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研究所 成立,并开始招收简牍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6 年,获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 授予权。2011 年,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1950 年代,设立文物室。2002 年,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建成。目前,馆藏国家三 级以上文物 200 余件, “敦煌经卷”的收藏数量在大陆高校中位列第二。2013 年,开始 建设文物与博物馆教学实验室。 1994 年以来,本学科开始与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 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 13 名,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6 名,讲师 3 名。76.9%的教师 拥有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良好 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考古学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学科前沿动态,具有 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考古学教学、科研的能力。 3.原则上掌握两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 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本学科所需相关(近)学科知识 中国史、世界史、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14 五、培养方式 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采用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师组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由导师组 指导完成课程学习,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 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硕士生具备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推行研究型学习方式。课堂以讨论课为主,辅之以教师讲授,研究 生讨论约占课程量的 80%,教师讲授约占课程量的 20%。研究生需按培养计划阅读图书 资料,要求在校期间精读经典文献、主流文献、前沿文献、特色文献等至少 50 部(本) 左右,针对每部书撰写 5000 字左右的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交流。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 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和实践中,注重培养研究生考古发掘、绘图、测量等基 本技能。重视与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 所实验室合作,根据选题需要选派研究生去相应的实验室做短期交流学习。 注重专业实践,加强与考古、文博机构合作。目前,已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马家窑文化发掘基地等单位合作,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 在读期间,在合作单位实习工作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在研究生日常学习中,突出导师指导。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针对专业范围内的某 一问题进行专门学习,通过搜集专业相关资料、研究相关理论等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研 究能力。 此外,研究生要参与有关学术热点与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 并适当扩展学术视野。在校期间,至少参加 20 次学术会议或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或为 本科生做 1 场学术报告。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考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5 年。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 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 1 年。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正常毕业生基 本要求的 2 倍。 15 七、研究方向 1.敦煌学、简牍学与古文字学:主要研究敦煌遗书、吐鲁番文献、秦汉魏晋简牍、 黑水城文书、西北墓葬题记及石刻碑砖等出土文献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艺术。 2.丝绸之路文明与考古:主要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址、长城遗址、水利遗址,丝 绸之路民族与宗教、中外文化交流等。 3.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外考古学史、近代西北科学考察活动,开展敦煌 学、吐鲁番学、西夏学等学科教学史及西北考古学人才培养的研究。 4.先秦考古:主要研究西北地区出土的彩陶、青铜器等文物,及西北远古文化遗存 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 八、学分要求 考古学研究生至少须修满 35 学分。公共必修课 5 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不少于 28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次计 1 学分,参加专业实践计 1 学分。 申请硕士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 主要途径。论文选题一般应具有前沿性、原创性。文献综述应在大量阅读、广泛调研的 基础上规范撰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论 文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上 要求在第三学期确定选题并做开题报告,第六学期完成论文写作。论文字数不少于 5 万字。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出版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考古学硕士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 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应有一 名校外专家。 附件: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16 附件: 考古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周 学时 总 学时 学 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公 共 必 修 课 M0051001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研究 一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M0050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M0101222 第一外国语 一、二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专 业 基 础 课 M0022201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一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M0022202 历史文献学 一 2 36 2 秦丙坤 副教授 考查 M0022203 考古学研究动态 二 2 36 2 马军霞 讲 师 考查 M0023201 考古学史 一 2 36 2 王新春 讲 师 考查 M0023202 近代中国西北考察研究 四 2 36 2 王新春 讲 师 考查 M0023203 丝绸之路文明史 二 2 36 2 李顺庆 副教授 考查 M0023204 丝绸之路古遗址 三 2 36 2 李并成 研究员 考查 M0023205 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与研究 三 2 36 2 刘再聪 教 授 考查 M0023206 西北简牍文书研究 一 2 36 2 李迎春 副教授 考查 M0023207 考古技术 二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M0023208 史前考古 一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M0023209 商周考古 三 2 36 2 马军霞 讲 师 考查 M0024201 古文字学 一 2 36 2 田 河 副教授 考查 M0024202 甲骨金文资料导读 三 2 36 2 田 河 副教授 考查 M0024210 青铜器研究专题 四 2 36 2 马军霞 讲 师 考查 M0024204 彩陶研究 四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M0024205 西北石窟考古 二 2 36 2 僧海霞 副教授 考查 M0024206 西北出土文物专题研究 三 2 36 2 杨 考查 考古 学史 和考 古学 理论 必 修 课 专 业 必 修 课 丝绸 之路 文明 与考 古 敦煌 学简 牍学 与古 文字 学 先秦 考古 选 修 课 专 业 选 修 课 17 芳 副教授 公共 选修 课 其他 培养 环节 M0024207 西北考古文献与论文写作 四 2 36 2 陶新华 副教授 考查 M0024208 历史地理文献 二 2 36 2 潘春辉 教 授 考查 M0024209 西北民族史 四 2 36 2 张 荣 副教授 考查 M0007000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 二 2 36 1 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 考查 M0006000 荣誉课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M0025202 专业实践 1 实践基地 实习 报告 M0025001 正式参加学术会议 1 次;或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报告) 20 次;或给本科生做 1 次学术报告计 1 学分。 1 历史文化学院 补修课程 非考古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补修如下课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 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总学分 不低于 35 学分 注:1.语言能力提升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课程;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从科 学知识概论、艺术知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科学知识概论等荣誉课程中选修 1 门修读,计入 1 学分; 3.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 1-2 门相近专业课程。 18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65100) 一、学科概况 2010 年西北师范大学获批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简称 MCHM)授权点。2012 年设置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 学位教育中心,确定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为教学实践平台。目前,馆藏国家三级以上文 物 200 余件,“敦煌经卷”的收藏数量在大陆高校中位列第二。2013 年,开始建设文物 与博物馆教学实验室。 2014 年以来,在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新 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建立实 践基地。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 13 名,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6 名,讲师 3 名。76.9%的教师 拥有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 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团队协作精神。 2.系统掌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并胜任文博行业 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3.原则上掌握两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 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三、考生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相关学科 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五、培养方式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实行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采用导师集体指导制度。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 19 相结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使得专业硕士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本 专业工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之以教师讲授。每门 课程由任课教师指定不少于 10 本专业书籍及延伸阅读材料。研究生认真研读后,撰写 学习心得。课堂上由任课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或总结。 自主学习中,采用导师指导方式。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针对专业范围内的某一问 题进行专门学习,通过搜集专业相关资料,研究相关理论和做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问题 意识和研究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建设实习基地,聘请文博机构相关专业人 员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目前,西北师范大学已经与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培 养研究生实践基地,并聘请省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合作单位实习工作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此外,研究生要参与学术热点与前沿问题学术报告,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并适 当扩展学术视野,至少参加 20 次学术会议或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或为本科生做 1 场学 术报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学术课题的研究。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准备时间为 1-2 年。通过开题报告后, 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 六、学制及学习年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5 年。学业优秀、 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 1 年。提前毕业的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严要求,其完成成果数量至少是 正常毕业生基本要求的 2 倍。 七、研究方向 1.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研究 2.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 3.西北出土文献研究 4.西北考古学史 八、学分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修满 33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 5 学分, 20 专业基础课 6 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 16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6 学分,包括:(1)研 究生参加本专业前沿讲座(报告)不得少于 20 次,2 学分;(2)专业实践环节 4 学分。 申请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 可参加论文答辩。规定考试的课程中,如有一门不及格,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 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非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需补修中国古代史、 考古学课程,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十、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 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修复报告、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重在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 委员会成员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 2.5 万字。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 之后,学位论文需通过学生申请、导师审核、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预答辩、学 位论文评审等环节,即可申请正式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 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附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21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必 修 课 选 修 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周 学时 总 学时 学 分 任课教师 考核 方式 公 共 必 修 课 Z0051001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Z0050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Z0101222 第一外国语 一 2 36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专 业 基 础 课 Z0022101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一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Z0022102 历史文献学 一 2 36 2 秦丙坤 副教授 考查 Z0022103 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动态 四 2 36 2 杨 考查 Z0024101 考古学史 一 2 36 2 王新春 讲 Z0024102 古文字学 一 2 36 2 田 Z0024103 青铜器鉴定与研究 四 2 36 2 马军霞 讲 师 考查 Z0024104 彩陶鉴定与研究 四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Z0024105 西北简牍文书整理与研究 一 2 36 2 张继刚 副教授 考查 Z0024106 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与研究 三 2 36 2 刘再聪 教 授 考查 Z0024107 西北石窟考古 二 2 36 2 僧海霞 副教授 考查 Z0024108 丝绸之路文明与古遗址 三 2 36 2 李并成 研究员 考查 Z0024109 西北考古文献与论文写作 四 2 36 2 陶兴华 副教授 考查 Z0024110 近代中国西北考察研究 四 2 36 2 王新春 讲 师 考查 Z0024111 西北历史地理文献 一 2 36 2 潘春辉 教 授 考查 Z0024112 博物馆展览策划研究 二 2 36 2 杨 芳 副教授 考查 Z0024113 科技考古研究 四 2 36 2 慕占雄 讲 师 考查 Z0024114 文物学 一 2 36 2 李永平 研究员 考查 2 历史文化学院 考查 专 业 选 修 课 其他 培养 环节 正式参加学术会议 1 次;或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报告)20 次;或给本科 生做 1 次学术报告 芳 副教授 师 考查 河 副教授 考查 补修 课程 实习 报告 非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补修如下课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修完课程 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总学分 不低于 33 学分 博物馆或田野考古实习(6 个月) 4 实践基地 注:1.公共选修课不作统一要求;2.可以选修研究生院统一开设的荣誉课程以及语言能力提升课程,但修读 课程不计入学分 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