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雁|用好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pdf
04 教育视窗 电话: 010-82296888 2021 年 7 月 18 日 星期日 82296879 东北师范大学 构建“三位一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东北 师范大学构建“三位一体”师德教育 体系以科学化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推进高校学生人才的培养,将师德教 育落实到具体的校园文化、专业教学 和学术研究当中,从而真正践行了师 德的教育价值。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 价能够不断强化高校专业学科教学质 量,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同时也能够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以 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三 位 一 体 ” 教 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教育重要的 领路人,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影响专 业教学和学生教育的水平。近几年 来,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师德建设 政策建议,这为高校开展师德教育和 职业道德评价提供了标准和借鉴。高 校师德建设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职业 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要求,还会对 整个大学教育系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 响。只有不断解决高校存在的师德问 题,才能更好地贯彻高等教育对于学 生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为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要求,东北 师范大学将师德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 全过程,积极构建以办学传统为基 础、以教育创新为依托、以学科支撑 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师德教育体 系,并在师德教育评价体系基础上逐 步完善“三位一体”教师职业道德评 价体系,在高校师德发展引导中正确 评价师德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将师 德评价作用于专业教学、学科发展和 全面育人当中,从而充分发挥师德教 育和师德评价的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三位一体”教师 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沿袭师德体系的内 容和要求,坚持办学传统,在文化中 孕育师德;坚持教育创新,在教学中 融入师德;坚持学科支撑,在研究中 升华师德。东北师范大学借助于自身 70 余年的学校师德文化,将师德教育 融入到学生教育当中,这也充分体现 了师范院校的育人要求。东北师范大 学在开展学校教师师德评价时,重视 对于教师师德教学和育人的考查,引 导教师将自身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 作用于学生全面发展当中,从而为学 生的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助力。东北师 范大学坚持在教学中贯彻师德教育, 并且将师德教育创新作为评价教师师 德实践的重要标准,促进了师德教 育、师德评价同专业学科发展和实践 的融合,不断强化师德教育下师德评 价的应用价值。东北师范大学将师德 教育和师德评价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进行研究,这不仅能够推动思政教育 等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能够 推动师德教育和师德评价的科学化, 将师德师风建设应用化,从而不断提 升师德教育和师德评价的理论研究水 平与现实实践价值。借助于学校的师 德建设、师德教育和师德评价,东北 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之路,将 教师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融入到地方 协同育人实践当中,不仅充分地发挥 了高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也促进了地 方教师教育的创新,不断推进地方学 校的道德教育学科发展和育人质量的 提升。 构建教师职业道 德评价体系的具体 路径 (一) 借助于教育创新推进教师道 德实践和道德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三位一体”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为了推动 教师的师德教育作用于学生人才培养 当中,以立德树人贯彻教师职业的使 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东北师范大学对 于教师师德的评价和教育实现了与专 业教学的融合,通过教师教学创新和 高校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师个人道德 素养的提升,推进教师的道德教育与 专业教育的融合,这有利于深化学生 的全面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在推进师 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校园环境和校 园文化对于教师道德发展的重要性, 不仅从本校历史文化传承中发扬师德 精神,充分发挥优秀文化育人的价 值,也将教师的师德教育纳入到具体 教学当中,推进教师师德与学生道德 教育的同步性,这有利于不断推进教 师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以教 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对学生 的道德发展起到表率作用,实现学生 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高校应当为教 师师德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 学环境氛围,保障教师自身发展和职 业发展的权益,这有利于帮助教师建 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也能够推进教 师将自身的道德素养融入到具体的教 学和科研当中,从而真正发挥教师个 人的内在能力。东北师范大学积极推 进教师专业教学上的创新,引导教师 将个人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融入到专 业教学和实践当中,这不仅能够强化 学生对于道德实践的现实价值认知, 也能够将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转化为 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能 够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导 和方法指导。高校能够以教师在专业 教学中的道德实践作为评价教师个人 道德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也为教师的 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二) 构建师德教育体系,完善教 师职业道德评价 高校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 系,不应过多地强调对于教师职业道 德实践的量化分析,而是应当以教学 型和研究型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的不同 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方案,以道德教育推动高校对于教师 职业道德的合理化评价,从而为教师 的职业发展提供动力,而非职业道德 考查上的压力。东北师范大学所构建 的“三位一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 系是以师德教育作为基础,强调将教 师的师德教育转化为教学和科研创 新,引导教师将自己的道德发展融入 到具体的学生人才培养当中,不断发 挥师德教育的育人价值,这既体现了 高校开展师德教育、构建教师职业道 德评价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宗旨,又能 够以教师道德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融合 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客观化 和科学化,利于高校为教师打造具有 个人职业道德要求和发展要求的职业 规划,从而不断推进教师开展具有现 实教育、科研应用特性的道德教育和 道德实践。高校以师德教育体系推进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科学化,必须要 考虑到教师道德发展与现实需求满足 之间的契合度,不仅要以道德教育促 进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 奉献,同时也要以相应的职业物质回 报作为教师道德发展和道德实践的正 向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明白自 己所开展的道德实践、立德树人是能 够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 的,这也能够激励教师更加专注于对 于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从而 促进教师专业教学和学生人才培养质 量的有效提升。高校在开展教师职业 道德评价时,要重视对于教师职业道 德责任的考查,以学生为观察角度, 去综合评定教师在道德实践中的表 现,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 养和综合素养。 (三) 以教师职业发展为导向,推 进教师道德能力的自我提升 东北师范大学所构建的“三位一 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强调教 师自身道德修养的现实转化,这不仅 有利于教师在专业教学、科研中真正 践行道德力量,同时教师在职业岗位 中的道德实践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 的发展。这种教师道德评价机制能够 实现教师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 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提供更多 的内涵和动力,这对于学生专业学习 和自身发展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高 校要以师德教育作为源泉,推进教师 在专业教学和科研中实现道德实践与 专业实践的融合创新,这种融合创新 能够实现教学、科研内涵的创新化和 应用化,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专业 实践中明确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对于 专业应用的要求,从而规范学生的专 业创新创业实践内容。同时道德实践 与专业实践能够在教学方法和科研方 法上实现有效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 学习和实践质量,这也进一步推动了 教师专业能力在个人道德素养作用下 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在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时,既要考查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也要考查教 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 的获取程度,以及对于课堂教学和专 业实践的满意度。高校教师要借助于 专业教学充分践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责 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职业发展 的首位。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于教学 型教师奖励的权重,制定相应的教学 型教师职业晋升方案,将教学型教师 职业道德评价进行量化,以匹配研究 型教师对于学科发展的作用,这样能 够调动教学型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的积 极性,同时也能够推动研究型教师重 视专业教学以及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 (四) 构建高校教师问责制,强化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所构建的“三位一 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虽然强 调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道德实践,引 导教师将自己的师德教育作用于学科 教学和学术研究当中,但是这种教师 职业道德评价方法却隐含着对于教师 道德发展的强制要求。教师必须要在 专业教学和科研中完成自己的职业道 德责任,充分实现自己道德素养的现 实转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 业学习和综合发展。高校应当以师德 问责制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 方法,在教师职业晋升上,以明确的 职业道德要求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 科研行为,这样能够使教师按照明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 培养优质校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依托专业优势,坚持服务“三农” ,在 当地及新疆、西藏、青海、陕西、云 南等地推广农作物良种 500 万亩,建 有草坪草示范基地 16 万多亩,推广彩 叶 苗 木 20 万 多 亩 , 辐 射 20 多 个 省 (市),带动 6 万农户致富,走出了一 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农林之路”。 聚焦人才培养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学院通过“乡村振兴引路人” “脱 贫攻坚领头雁” “产业技术带头人”培 养三大工程,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学院与扬州市、盐城市、徐州市等 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定制村干”和村 组织负责人,覆盖江苏省三分之二的市 (区、县)。学院与中国农垦集团、江苏 农垦公司合作建立教育培训联盟,为安 徽、江苏等 16 个省 (区) 培养农业生 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职业经理人。 同时,学院依托“全国高素质农 民培育基地” “国家青年农场主培育基 地” “省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面向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开展生产、 经营管理、创新服务等能力提升培 训。学院依托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 团,推进中西部合作开展对口帮扶和 社会培训服务,为青海省海南州、云 南省普洱市、陕西省榆林市等地培训 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 青年农场主、创业创新农民,带动脱 贫致富农户近千户。 另外,通过现代学徒制、“新禾” 农科专业创新创业、“三自主四结合” 卓越人才培养等模式改革,教创结 合、教赛结合、教研结合、教产结 合,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数量屡创 新高,毕业生就业率 97.48%,培育了 以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华梦丽为 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高素质人才。 注重服务引领 开启脱贫致富之路 多年来,学院以资助为抓手、以 育人为导向,应助尽助、精准资助, 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完善 “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 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构建资助育人长 效机制。学院资助覆盖面达到 54.2%,获评江苏省“学生资助绩效 优秀单位”。 学院健全青年志愿者“三化”服 务体系,近 2000 名师生奔赴祖国各地 开展了精准扶贫、科技帮扶、环境整 治等社会实践活动,共产生经济效益 近 1 亿元。学院着力打造“笔尖下的美 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与西冯村 合作挂牌“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点, 将“手绘墙”打造成乡村文明新窗口。 自 2009 年 以 来 , 学 院 实 施 省 政 府部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句容、 泗洪、溧阳和沭阳四县分别实施 “5111” 工 程 , 即 发 展 5 大 产 业 、 推 广 10 项实用技术、建设 10 个特色示 范村、培训 1 万农民,创造了服务地 方经济发展的新业绩,连续入选“高 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 50 强高校”。 学院还参加了“滇西边境片区区 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 ,与云南普 洱合作,带动滇西现代职业教育发 展,还承担了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的 现代职教发展项目,与湖南怀化职业 技术学院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参与“江苏·陕西”和“江苏·辽 宁”对口合作支援工作。 强化科技助农 提升增产增收之效 学院实施了“兴村强企富农” 工程,组建 10 支专业服务团队,形 成了“首席专家+推广专家+推广示 范基地”递进式“三级推广”模 式,通过“服务菜单+需求定制” 结 合 、“ 一 对 一 ” 农 技 服 务 精 准 开 展“一村一品、一企一业、一镇一 特”工作。学院曾与句容市天王镇 全面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 发展,助力唐陵花木交易市场获评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指 导服务盱眙县、金湖县乡镇茶叶、 水产等产业升级,选派 20 人组建镇 江市科技特派员、亚夫科技服务 团,组建技术攻关小组解决句容 “大鲵”和“乌鳢”繁育养殖难 题,无人机社团在句容、丹阳等地 开展水稻飞防作业,为农民节约 15 万多元等。 学院整合乡村振兴学院与新希望 绿领学院、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 范基地等优势资源,构成高素质农民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好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 的生命线。高校将红色资源融入到 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坚持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用好 红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提升高校 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使当代大学生 能够牢固树立红色理想,厚植爱党 爱国情怀,担当起民族复兴历史大 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贡献力量。 红色资源为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 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甘肃省丰富的红色文化 资源为红色资源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 提供了有力支撑。将红色资源融入思 政教学过程,是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重 要举措,通过大学生红色践履活动, 举办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 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活动,坚持以学 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根本,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地 位,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把马克 思主义理论传承创新与发展服务相结 合,促进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铸魂 育人的目标。强化红色资源融入思政 教学的理论研究既要大胆探索,又要 社址: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 10 号 邮政编码: 100082 推动红色资源与思 政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为检验标准, 强化理论研究,实现教学相长,以正 确的理论引导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学 走深走实。 以牢固树立红色理 想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 理论教学的现实实践 红色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奋斗精神的生动体 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 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成为大学 生牢固树立红色理想的主阵地、红色 血脉传承主平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的红色属性,实现铸魂育 人目标。西北师范大学地处西北,来 电话中继线: 82296688 发行单位: 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人数较 多,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提升国家认同意识,是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目标,树立共同 红色理想是关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践中,强化红色践履导引,要 积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学生 健康成长为中心,建立学生主体体验 式的教学方法,学深悟透与落实践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关键,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社会实 践中真善美的探索,帮助学生建构 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思想政 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红色视 频资料,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研 讨活动,将红色资源与“四史”学 习教育生动结合,旗帜鲜明反对历 史虚无主义,厚植当代大学生知史 发行方式: 邮发 京海市监广登字 20170213 号 爱党、知史爱国的理想信念,增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各民族 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开展教师红色血脉 传承教育,增强高校思 政教育育人工作的红色 价值导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建设教育强国,是高校思政教 育育人工作的重大使命,建设一支 宏达优秀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 伍是关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 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 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 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传道 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 印刷: 人民日报印刷厂 的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自己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随着教师道德实践比重的增 加,教师不得不重视学校所组织的师 德教育培训和校内道德文化实践,这 无疑能够增强教师对于道德实践和立 德树人的参与度,从而有效地提升教 师的职业综合素养。高校应当建立专 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考查部门,并 且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专门的职业道德 档案,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伴随着教 师职业的始终,这样能够增强对于教 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约束力,从而引导 教师更加重视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中的 行为。高校需要以学院和学科为单 位,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相关问责制, 不仅要重视单一教师的职业道德问 题,也要考查教师之间的互相包庇行 为,从而真正切断教师之间的小集团 利益,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透明 化,并且配合执法部门,根据教师职 业道德行为来判断是否移交法律部门 处理,这样能够增强对于教师职业道 德评价的公允性,从而引导高校教师 重视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 高校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应当以教师的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作 为重点,引导教师通过职业道德素养 的提升促进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开展, 这样能够实现自身职业道德在育人上 的有效转化。高校应当将教师职业道 德评价体系同教师职业发展联系起 来,以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 促进教师在专业教学和科研中充分践 行自己道德素养的价值,这不仅有利 于自身职业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教 学和科研上的创新,从而为学生的全 面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高校需要 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于教师职业 发展的重要性,实现教师道德评价科 学化、法制化,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 职业道德责任以及法律责任,从而更 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引 导教师专注于对于学生人才的培养。 (张东晔 张顺) 教育培训平台;并与连云港生物工程 中等专业学校等开展结对帮扶,与西 部 7 个对接省份开展职教脱贫。2020 年,学院帮扶建设实训基地 5 个、专 业 21 个,派出教师 889 人次。 近年来,学院聚焦乡村振兴战 略需求,服务区域社会和产业转型 升 级 。 2020 年 学 院 获 得 省 政 府 部 门 农业技术推广奖 7 项、全国农牧渔业 丰 收 奖 2 项 。 学 院 在 全 国 30 多 个 县 (市) 推 广 草 坪 种 植 面 积 9 万 多 亩 , 带动 4 万多农户致富,年均效益近 5 亿 元 ; 2019 年 , 推 广 农 作 物 、 果 蔬 新 品 种 50 多 个 , 推 广 面 积 1800 万 亩,为农民增收 7 亿多元。学院推广 彩 叶 苗 木 4 万 多 亩 , 8000 多 农 户 受 益,年纯收益 1.6 亿元,并收集茶叶 种质资源 150 多份,推广新技术,带 动 2 万多农民致富。 此外,学院还积极服务“一带一 路”建设,依托老挝分校建设老挝农 业科技示范园和中老现代农业产业合 作示范园区;派教师为“肯尼亚教育 部大中专升级改造项目”子项目“农 机专业师资培训”编写人才培养方 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简祖平) 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红色 资源融合到高校思政教育中,确保 红色江山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必 然要求增强高校教师红色血脉传承 意识,开展教师红色血脉传承教 育,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育人工 作的红色价值导向。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教师的红色血脉 传承意识,每学期组织思政课专兼职 教师前往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研讨思政 课教育创新,在研学中突出实地参观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铸牢理想信 念,以便达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 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 教。西北师范大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之一,在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突出教师的育 人角色价值,积极构建教师红色血脉 传承意识教育平台,高校教师需要始 终将全面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过程 中,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运用好红色 资源,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的教育效果,避免生搬硬套、思 政育人效能低下。 (张雪雁) 定价: 每月 30.00 元 零售每份: 1.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