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

Every Moment Of My Life18 页 831.002 KB下载文档
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
当前文档共1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135107美术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pdf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年度) 学位授予单位 授权学科 (类别) 授权级别 名称:聊城大学 10447 代码: 名称:艺术硕士 (美术) 代码:135107  博 士 ☑ 硕 士 2022 年 3 月 20 日 编 写 说 明 一、本报告是对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的全面总结,撰写主要突出学位授 权点建设的基本情况,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分为六个部分:学位授权点基 本情况、基本条件、人才培养、服务贡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二、本报告按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别编写,同时获得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只编写一份报告。 三、封面中单位代码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标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2004 年 3 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高 等学校代码》(包括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填写;学术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名称及 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 2011 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录》填写,只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授权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7 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 科、专业目录》填写;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类别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教育部 2011 年印发的 《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填写;同时获得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级别选“博士”;只获得硕士学位授 权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级别选“硕士”。 四、本报告采取写实性描述,能用数据定量描述的,不得定性描述。定量 数据除总量外,尽可能用师均、生均或比例描述。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数据 应确属本学位点,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 五、本报告的过程数据统计时间段为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状态数据的统计时间点为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六、除特别注明的兼职导师外,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均指目前人事关系隶属 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或不同专业学位点重 复填写)。 七、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 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或不同专业 学位点重复填写。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 写、不统计。 八、本报告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评议材料之一,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 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应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 九、本报告文字使用四号宋体,纸张限用 A4。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 学位授权点发展历史及内涵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始建于 1989 年,招收美术教育专科;1993 年 招收美术教育本科;1994 年招收艺术设计专科;1998 年招收艺术设 计本科;2002 年招收课程与教学论(美术)硕士研究生;2004 年招 收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12 年招收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及学科教学(美 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4 年招收美术、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 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是“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会员单位。 图 1 专业发展历史 本学位点依托美术学省级建设一流专业及四个省部级教学科研 平台,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艺术写生考察为陶养、以强化创 作实践为目的的“三位一体”式培养模式,在“大美术”观念下与传 播学、设计学融合,突出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培养适应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艺术创作技能优、实践能力强的美术人才为目 标,培养应用型精英人才。 本领域在书法创作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中国画创作、油画创 作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民族语言表现的特色。 - 1 - (二) 培养目标与学位标准 1.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立足黄河、运河国家战略坐标区域服务美术型人才需 求,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凸显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应用特 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具 有较高艺术创作水平、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 展需要,能够胜任相关行政、教育、企事业等单位所需要的艺术实践、 管理、教学、策划和组织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美术人才。 以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 平台,体现艺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融通性及创新性,深入 研究地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理论与实践互动、传承与创新并举,在 育人过程和方式上,以课题式、订单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达成培养 目标,实现“知行合一”的专业目标定位。 在“大美术”观念下,以文化建设、艺术实践人才需求为导向, 彰显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笃行“培元以固本”的能力导向型 教育理念,强化以文化人和综合育人环境的熏陶。激发学生专业能力 和行业兴趣,主动服务艺术创作、社会美育、民间美术资源创新与转 化等实践项目,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培养。 2.学位标准 本学位点硕士学位标准参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 养方案》及《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中艺 术硕士各领域内容,对学位标准进行全方位体系建构。 本学位点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 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修完规定的课程并获 得规定学分,熟悉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艺术领域的前沿问题, 掌握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匹配 - 2 - 的实践训练,完成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学时和学分要求。 表 1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总学分 57 学分(具体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 学分 学位公共课 须修 3 门 至少修满 6 学分 学位基础课 须修 3 门 至少修满 7 学分 学位专业课 须修 6 门 至少修满 20 学分 非学位专业选修课 须修 4 门 至少修满 8 学分 备注 专业实践 12 学分 听不少于 10 次学术 讲座,做不少于 2 次 学术报告 实践报告 2 学分 并完成 1 篇社会实践 报告 观展心得 2 学分 补修课程 不计学分 本学位点研究生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 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专业 学位强调创作实践能力评价,在读期间根据艺术硕士专业领域要求, 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完成艺术作品展。 专业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通过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 者,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二、基本条件 (一) 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主要包括国画、油画、书法三个研究方向。 国画方向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理论基础上,注重其现代转 换,创作有时代精神和美感、反映当代人生活的新中国画; 油画方向在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与理论基础上,注重综合绘画手段 及西方绘画形式的中国化转换,创作使用表现手段多样、具备当代艺 术精神的绘画; - 3 - 书法方向在学习传统人文精神与书法技法基础上,注重文字学研 究与当代书法形式与语言的拓展,创作展示方法、表现形式更具个性 化和当代性的书法作品。 第一、形成了“三位一体”式培养模式。在“大美术”观念下, 突出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术 论坛、创作工作室、第二课堂、艺术竞赛、社会艺术实践为载体,实 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互动。 第二、以“知行合一观”强化技能创作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 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达到 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向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过渡,使个人的创作 经验与体会能够转化为学术科研的重要资源,实现“教研”融合。 第三、注重与聊城市文化艺术建设项目的对接与互动。本学位点 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与聊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合的应 用型人才。 表 2 培养方向对应研究领域及特色优势 序 培养 培养方向对应的研究 号 方向 领域 1 书法 经典书法创作、当代汉 字艺术 传统绘画创作、新 2 中国画 文人画创作、当代水墨 创作、当代绘画创作 特色与优势 特色:1.理论研究与技能实践并重,关注技 术和理论的融合与互补。2.较高的服务社会能力。 优势:1.学科融合的优势。2.师资优势。 特色:1.理论研究与技能实践并重,关注技 术和理论的融合与互补。2.侧重于学科融合,及 民间美术在国画创作中转化。 优势:1.学科融合的优势。2.师资优势。 特色:1.理论研究与技能实践并重,关注技 3 西方绘 画 西方印象绘画创 术和理论的融合与互补。2.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古典绘画创作、当 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民族性的创作理念 代油画创作 和艺术审美标准。 优势:1.学科融合的优势。2.师资优势。 - 4 - (二) 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 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立足立德树人,弘扬师德风尚。通过身边 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 全优秀导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表彰奖励优秀教师、育人工作先进个 人。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与失范惩处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考 核,完善师德师风失范惩处制度,坚持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零容忍”。 本学位点教师严守道德底线,未出现任何师德师风负面问题。 本学位点各培养方向带头人潜心教学与科研,方建光副教授是书 法方向带头人,是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兰亭奖、泰山文艺奖的获得 者;冯保荣副教授是中国画方向带头人,完成了三项省级规划项目; 黄海燕副教授是油画方向带头人,是山东省油画学会理事、聊城市油 画学会主席。各方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保证了各领域的学术研究高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点教师队伍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成,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 16 人,其中导师 13 人。专任教师中有 博士 5 人,硕士 11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12 人;45 岁以下教师 2 人;聘请行业专家 1 人,有行业经历的教师 1 人。 图 2 教师结构 - 5 - (三) 科学研究 本艺术专业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导师积极申报高水平项目,为研究 生提供了大量参与科研及艺术实践机会,产出丰硕成果并获得各级各 类科研奖项。 2021 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 2 项,厅局级课题 5 项,课题经 费到账共计 5.3 万。论文 11 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 6 篇。艺术展演 成果 11 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 项、 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1 项,获厅局级科研奖励 15 项,其它专业 展赛奖项近 30 项。本学位点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传统文化、非物质 文化遗产及地方文化资源重构开发等主题,为区域文化、社会、经济 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申报、论文写作、艺术创作实 践过程,对其综合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四) 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软硬件建设,构筑起了多维立体的教 学科研支撑体系。 1.科研平台 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 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 践基地四个省级平台为本学位点研究生在区域文化、艺术研究方面提 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和研究支撑。 表 3 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平台情况 序号 平台类别 1 山东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3 山东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4 山东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5 聊城大学校级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 山东省民间美术资源保护 与研发文化科技 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基地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究基地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教育实践基地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6 聊城大学校级科研平台 书画艺术研究院 - 6 - 批准部门 批准年度 山东省文旅厅 2018 山东省教育厅 2020 山东省文旅厅 2021 山东省文旅厅 2022 聊城大学 2020 聊城大学 2016 2.教学设施 本学点配备专业创作室 18 个、800 平方米美术馆 1 个、多媒体 教室 6 个;建有雕塑实训室、版画实训室及美术馆,学校艺术图书资 料丰富,藏有中文专业图书 1.7 万册,专业中文期刊 77 种,购买数 据库 1 个,自建鲁西民间文化资源类数据库 2 个; (五) 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依据《聊城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聊 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管理办法》《聊城大学研究生综合评定 细则》等文件,分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两部分。 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代 表为成员的学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负责评审、分配与裁决。 其中,国家奖学金 5%(20000 元),一等奖学金 30%(8000 元), 二等奖学金 30%(3000 元),整体覆盖面达 65%,激励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并提升了学术氛围。本学位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受奖率为 100%。 表 4 2021 年奖助体系一览表 序号 奖、助、贷名称 资助水平 资助对象 覆盖比率 1 国家助学金 6000 元/年 定向研究生除外 100% 2 学校助学金 4800 元/年 定向研究生除外 100% 3 国家奖学金 20000 元/年 特别优秀学生 按国家标准 4 学业奖学金(一等) 8000 元/年 优秀学生 按山东省标准 5 学业奖学金(二等) 3000 元/年 优秀学生 在校研究生 30% 6 研究生“三助” 300 元/月 参加“三助”学生 10% 三、人才培养 (一) 招生选拔 1.招生录取情况 2021 年本学位点美术领域全国统考报考人数 159 人,录取人数 - 7 - 14 人,录取比例为 8.8%。生源来自全国 12 个省份,包括有中央美术 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陆军指挥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贵州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 30 余所高校。 2.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本学位授予单位始终高度重视招生管理工作,持续完善招生选拔 机制,严格规范招生流程,确保生源优质。(1)通过校内招生宣传 和推免制度,保证本校优质生源,选拔专业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本 科生进行推免。(2)拓宽校外招录渠道,提高招生质量,针对专业 艺术院校报考学生加强宣传。(3)严把招生环节,规范考试流程, 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知 识能力、专业化程度和外语水平的考核。 (二) 思政教育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方面重视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确 保落到心底,抓到实处;一方面扎实推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 美培元”思政育人改革,开展专业教师思政课程全员大讨论,深挖艺 术学科中的育人元素。 2.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 创作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加强社会实践, 拓展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3.管理育人,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按照比例配足配齐专职辅导员;配 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工作,全面保障学院 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 8 - 表 5 2021 年度研究生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览表 序号 形式 时间 1 党课 7月1日 2 师生党日活 动:党课 4 月 29 日 3 实践教育 4 月 11 日 4 红色写生 2021 年 4 月 19 日至 4 月 30 日 5 红色研学 2021 年 4 月 19 日至 4 月 30 日 6 党日活动 10 月 16 日 地点 内容 美术与设计学院 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7-401 合堂 100 周年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缅怀先烈学党史,传承精神昂斗志 7-401 合堂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进一步提高铭记历史,牢记党员的神圣使 战役纪念园、孔繁 命,不断传承与弘扬革命先烈听党指挥、 森纪念馆等爱国主 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 义教育基地 黟县西递村、秀里、 进行采风写生创作,为红色圣地增添光 宏村、陶渊明故居 —守掘园、等重点 彩,为美丽乡村带来的生机。 红色旅游地 淄博峨庄、马鞍山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展开了为期二周的学 红色研习基地 生实训和考察工作。 大地影院 观看电影《长津湖》 (三) 课程教学 本学位授予单位针对培养目标和毕业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规划,形 成以艺术创作为课程教学本体,以艺术理论为课程教学支撑,实践与 理论互补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并根据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公共课、专 业课、选修课、专业实践和补修课程。 1.构建立体多维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新文科”建设需要, 构建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理论课和 实践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学位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 4 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专业实践课;非学位课程包 括艺术产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完备的课程 体系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2.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开设有助于实践 能力提高的课程 12 门,占总课程门数的 50%,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 术鉴赏能力、艺术创作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艺术产业运营管理能力。 3.课程体系有效回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针对山东及聊城周边省市师资队伍不足 及水平不高等调研情况,在课程体系中主动加大适应新时代教师教育 新发展的内容。服务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根据国家艺术团体、文化机 - 9 - 构、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人才需求,在课程体系中主 动加大适应新时代艺术创作与管理等工作要求的内容,实现人才培养 与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 70 分为合格,非学 位课成绩 60 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培养环节中学术活动、 专业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获得学分。 (四) 导师指导 根据《聊城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管理办法》 和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实施细则》,每年开展研究 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 1.健全培训交流和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 导师队伍。建立了研究生导师履职培训和聘期考核制度,定期进行集 中培训,并针对师德师风和学生指导质量进行重点考核评价,导师队 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2.健全联合指导机制,实现了校内和行业研究生导师“双导师 制”。划分校内导师类型,引导校内导师主动转型;建立差别化遴选 标准,扩大校外导师队伍。以实践基地为纽带,完善制度,加大对校 外导师业务支持和有效管理,实现校企共赢。 3.打造不同学科背景、研究领域教师组成的导师组。优化导师资 源配置,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提升指导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 步提高。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严格选聘行业产业导师以加强对研究生的专 业实践训练。行业产业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案例教学等课程建设 与教育教学活动,为专业学位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五) 学术训练(实践教学) 1.完善实践环节,艺术领域“学、研、赛、创、产、用”多维联 动。校内基础实践、校外应用实践相结合,围绕社会发展需求、艺术 领域发展趋势、区域文化应用重构展开,通过艺术实践的融合体验, - 10 - 在真实场景中推动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和审辨思维的深度 融合。 2.强化产教融合,科学构建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中心的研 究导向型实践育人体系。整合校政、校企、校地合作资源,深化研、 学、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宽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路径。 3.以赛代练,艺术实践联动机制成果丰硕。鼓励研究生参加艺术 专业比赛,学生参加“中装杯”“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展 赛,本年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10 余项。 (六) 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学术交流和艺 术类赛事交流等活动。2021 年美术领域研究生参与了聊台书画交流 展、第七届海峡两岸百位青年书画名家交流展,致敬初心—中国百年 美术大展志愿讲解活动、十四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等 8 次集体艺术 实践活动;组织参观了 2021 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博毕业展、2021 年第 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等 4 次个人小组艺术实践活动。 (七) 论文质量 美术领域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艺术作品展示,艺 术作品根据专业领域特点为作品展览(展演)及视听作品等。艺术硕 士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开题在第四学期进行,本学位 点专业硕士论文全部围绕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展开,学位论文要与创 作、展览、具体的设计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论文具有“毕业设计作品 阐述”的特征,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及所学知识结合起 来,注重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 述,强调专业硕士论文的应用导向。 本学位点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 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以及《聊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聊城大学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聊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 - 11 - 测暂行办法》对专业硕士论文进行审核和送审。本学位点学位论文 2021 年度在学校学术不端行为检查、外审中均合格,其中 2 篇毕业 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八) 质量保证 本学位点注重培养质量的管控,根据学位办、教育部《关于进一 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定相应管理办 法,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从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学 术要求、论文答辩等全过程抓起,不同环节标准要求明确,实行研究 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关键节点突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在 过程管理中,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进行分流淘汰。落实导师对学生培 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履行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指导研究生潜心 读书学习、强化实践训练,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 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严格落实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规范答 辩流程,提高问答质量,从全过程严格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图 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示意图 (九) 学风建设 学位点重视学风建设,认识到学风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 - 12 - 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会、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自 信心,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进取、诚实守信的学习作风、科学严谨的 学术道德规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秉承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成为学生的 榜样。 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学风建设。通 过有效的制度对学生在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学籍管理、学位论文开 题、中期检查、发表学术论文及毕业作品展映和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进行制约和监控,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对学术不端行为按制度严肃处 理,2021 年未出现此类现象。 (十) 管理服务 学位点配齐建强了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 优良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配备科研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班 主任,打造全员育人共同体,保证管理服务工作与学生需要相契 合,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确保学生有诉求能及时反 映、解决,保障了研究生权益。 研究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日常的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实现就 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 专家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或报告多场,引导学生根据自身 的而特点和兴趣选择就业,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定期召 开研究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研究生教育满 意度情况,学生对本学位点满意度近100%。 (十一) 就业发展 学位点为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了毕业跟踪反馈机 制。通过对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四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毕业 - 13 - 生对自身能力评价、就业满意度等情况和对学校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 议,并走访调查了部分毕业生所在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以能 力评价、满意度和对学校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整体来说毕业生及 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工作满意,也提出了建议,为科学合理的改进培 养方案、制定今后工作计划、提升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打下基础。 2021 年度,毕业生就业专业关联度较高,进入高校或其他教育 机构是本学位点就业主渠道,其次为艺术团体、培训学校等社会服务 机构,另有少数学生入职机关企事业单位。毕业生整体发展质量良好, 社会满意度较高。 四、服务贡献 (一) 科技进步 本学位点突出学科特色,立足成果转化,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以民间美术资源为基础,提炼文化符号,助力 乡村改造升级, 如于学勇打造的“李苦禅故里改造”不仅成为山东 省乡村改造样版,又成为杭州 G20 峰会的展示案例; 对“地方老字号”品牌重塑推广,围绕聊城市 14 项“非遗老字 号”进行产品形象创新设计及市场推广,代表成果有魏氏熏鸡品牌形 象构建、东阿酒道馆、孟尝君酒业文化馆建设等。 (二) 经济发展 学科长期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建立协同育人模式,产学研一 体化发展成为常态化。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前瞻性、可行性,富有特 色的理论指导,如围绕非遗保护的商业活动探究、美术类非遗项目的 评价标准等给出具体参考意见,为地方文化资源的整理与评估提供理 论依据。承办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本年度获批资金 25 万元。强化建设了区域音乐舞蹈研究所、音乐治疗研究所、舞动 青春舞蹈团等服务平台。 - 14 - (三) 文化建设 本学位点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对接社会文化需求,服务区域社 会、文化发展,多渠道常态化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1.深入开展地方文化传承研究。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 程行动方案,承担“茌平鲁义姑传说故事及形象研究”等课题; 2.积极开展文艺惠民实践。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与地方行政部 门合作完成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百县千村”实现书法惠民 等4项展览。多项文艺作品及活动被“学习强国”平台、山东省文联 公众号转播介绍,为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高雅艺术进课堂” 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小学学生、社会福利机构弱势人群带来艺术滋 养。 五、存在的问题 1.导师队伍山多峰少,领军人物匮乏。由于学科特点,艺术类博 士数量较少,创作型与研究型兼善的人才严重不足。受地域局限本学 位点师资出现或偏重创作、或偏重理论现象,未能真正实现研究与创 作的良性互动,导致学位点缺少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2.教研、科研水平有待提升。高水平教材建设、特色教材建设不 足。本学位点科研团队支持力度不够,学科与国内高校及团体的学术 交流活动不足,缺少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机制。论文撰写过程、导师指 导质量与论文质量监管须进一步严谨、到位,学位论文质量核查办法 须进一步推进。 3.培养人才体系与业界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有 待完善加强。本学位点的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 全,研究生校内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专业实践 教学体系及常态教学管理机制尚需完善。 六、下一年建设计划 1.改革引进人才机制,提高师资水平。每年组织专人到国内各专 - 15 - 业院校进行宣传招聘,争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举办有特色的 学术沙龙,吸引国内优秀青年学者来校交流。现有师资可通过读博、 短期访学、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提高综合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 重要比赛,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在国内举办个人巡展,参 加高层次的国内外作品邀请展。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 业道德水平。开展“敬业、勤业、精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 德教育活动。 2.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水平。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特别是围 绕区域文化发展中需求,新观念和新材料介入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 关注国内外艺术市场不断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以优化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向案例式、项目式和讨论式等多样化优化, 强化因材施教的原则,既注重共性,又倡导个性。加强对学生论文选 题、写作、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 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调研能力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 3.加强学生学术交流、参展、参赛、实践机会。立足现有的四个 平台有序有效的规划学术活动与艺术展览,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学术 会议与艺术交流活动,不定期举办艺术讲堂,集中邀请国内名家来院 教学指导。增加与优秀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如举办学生交流展、教 师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活动,适时加强沟通与交流,实行请进来、 走出去措施,加强学术交流;利用参会、参展、田野写生和实践教学 开阔眼界,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 16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