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

碍人【AiRen]30 页 113.5 KB下载文档
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
当前文档共3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1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材料.doc

2011 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学习资料选编 目 录 一、 《中国共产党党章》节选 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三、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四、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章程》(节选) 总 纲 ……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 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 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 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 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 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 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 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 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 1 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 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 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 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 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 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 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 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 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 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 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 活泼的政治局面。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 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 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 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 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 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 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 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 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 斗。 第一章 第一条 党 员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 2 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 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 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 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三条 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 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 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 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 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 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 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 牺牲。 第四条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 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 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3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 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 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 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第五条 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 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介绍人要认真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党的纲领 和党的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 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 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 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 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可以直接接收党员。 第六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 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 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 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 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 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 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 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第八条 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 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 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 督的特殊党员。 4 第九条 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 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 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 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 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1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 202 人,候补中央委员 163 人。中央纪律检查委 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 文化工作者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风 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定实施“十二五” 规划纲要,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 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 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 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 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 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 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 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 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 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 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 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 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 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 年 7 月 1 日) 胡 锦 涛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 90 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9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 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 东方,13 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同志们、朋友们!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170 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 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 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 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 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 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 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 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 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放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 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 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 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 7 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 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90 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 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 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 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 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 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 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 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 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 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 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 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90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 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 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 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90 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 8 接续奋斗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 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吹 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 放、与时俱进,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推向 21 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 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 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 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 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致以崇高 的敬意!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 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一切同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表示衷心的谢意! 同志们、朋友们!经过 90 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 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 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 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 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 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 9 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 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 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 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 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 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同志们、朋友们!回顾 90 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 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总结 90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 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 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 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 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 体健康。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 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 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 10 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 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 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 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 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 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 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 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 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在历史上的 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 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 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进行了系统总结,我们必须牢牢记取。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 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 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 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 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 重要经验。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 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 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 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 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 11 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 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 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 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 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 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 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 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 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 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 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 传的根本大计。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 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广大 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 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 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 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 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 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 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 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 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 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12 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 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 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 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 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 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 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 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 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 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 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 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 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 识是清醒的。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 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反腐败斗 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 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 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 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 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 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 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 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 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 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13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 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 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 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 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总之,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 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 进步。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 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世情、国情、 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 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 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 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 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 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 入强大动力。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 学发展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 本要求。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 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 物质基础。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 14 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的根本原因。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 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 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 民生活。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 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 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 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 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 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坚持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 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作主。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 一战线。我们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 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们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 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我 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党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 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我们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 使权力。事实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 15 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 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发挥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 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 化。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把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 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 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 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 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 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 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 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 16 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 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 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 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 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 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 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 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 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 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 和谐因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 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我们必 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 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 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 根本宗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开展信 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 17 后勤步伐,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 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 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 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 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 生,推进香港、澳门同内地的交流合作,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 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 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 同志们、朋友们!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 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 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为人类作出应 有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人类和 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要求 和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 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 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各国共 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 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 促进国家关系发展。 回顾我们党 90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 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之 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 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 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 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 90 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 关心青年、关爱全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 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 18 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 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 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 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同志们、朋友们!90 年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成员,国家贫穷落后,人民 苦不聊生。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 8000 多万党员,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 康。 90 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 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 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 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 产党成立 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 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 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 族的美好未来!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 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 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 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 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 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 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 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 19 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 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 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 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 , 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 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 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 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 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 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 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 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 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 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 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 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 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 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 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 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 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 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 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 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 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 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 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 20 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 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 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 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 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 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 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 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 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 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 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 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 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 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 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 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 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 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 21 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 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 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 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 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 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 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 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 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 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 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 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 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 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 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 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 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 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 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 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 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 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 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 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 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22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 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 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 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 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 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 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 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 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 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 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 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 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 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 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 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 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 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 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 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 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 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 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 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 23 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 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 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 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 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 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 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 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 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 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 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 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 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一章 第一条 总 则 为加强和改进党对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和 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24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第三条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 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 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 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 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章 党组织的设置 第四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每届任期 5 年。党的委员会对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五条 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高等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 批准,党的委员会可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对党的委员会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 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 1 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如遇重大 问题可以随时召开。 第六条 党的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 则,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工作机构,配备必要 的工作人员,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 第七条 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学校党的委员会 批准,设立党的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或直属支部委员会。党员 100 人以上的, 设立党的委员会。党员 100 人以下、50 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 足 50 人的,经学校党的委员会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委员会由 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3 年或 4 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直 属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直属支部委员会 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第八条 党员 7 人以上的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 生;党员不足 7 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 1 人,必 要时增选副书记 1 人。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 任期 2 年或 3 年。 第九条 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等机构相对应。教师党支部一般按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学生党支 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 3 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 25 学生党支部;机关、后勤等部门的党支部一般按部门设置。正式党员不足 3 人的, 可与业务相近的部门或单位联合成立党支部。 要将高等学校教职工离退休党员编入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第三章 党组织的职责 第十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机组 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科学发 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审议确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 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三)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 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 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 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学校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组织党员学习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六)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八)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 他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 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 证监督作用。 (二)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 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三)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 设。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 (四)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26 (六)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第十二条 教职工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经常与行政 负责人沟通情况,对单位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职工党的支部委员会负责人参 与讨论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 教职工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发 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向党员布置做群众工作和其他工作,并检查执行情况。 (三)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四)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并反映师生员工的思想 状况,维护党员和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三条 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 康成长的班级核心。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推动学生班级进步。 (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 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 目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年)级事务管理,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支持、 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不断 扩大学生党员队伍。 (五)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 反映。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 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 员。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 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作出关于维 护党纪的决定。 (二)检查党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对党员领 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 27 (三)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进廉洁教育和 廉政文化建设。 (四)检查、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按照 有关规定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 (五)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的章程规定的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把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的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 的结果,向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 第五章 第十七条 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 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 系。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 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第十八条 健全党内生活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 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经验,表彰先进。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及时将流动到本校的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积极 配合做好流动到校外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关心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第二十条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 民主讨论环境,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事项前,应当充 分听取党员的意见,党内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员通报。 第二十一条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 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 发展党员工作。 第二十二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应当建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 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六章 干部和人才工作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学校党政干部实 行统一管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 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 认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中层行政干部的任免,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考察,听取学校行政领导的意见后, 经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决定,按规定程序办理。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学校,可以实 行常务委员会票决制。 28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同本单位行政领导一起,做好本 单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以及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 配备、管理工作。 对院(系)级单位行政领导班子的配备和领导干部的选拔,本单位党组织可以向学 校党的委员会提出建议,并协助校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考察。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协助上级干部主管部门做好校级后备干部工 作。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度。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 培养选拔。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第七章 第二十七条 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发挥 行政系统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以及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共同做好思 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 和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认真做 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 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 径,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第三十条 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密切 结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定期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坚持解 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分别不同层次,采 取多种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第三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将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 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干部相结合的党 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一般占 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 1%左右;规模较小的学校,可视情况适当增加比例。完善政策 29 措施和激励机制,切实关心、爱护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他们成长成才 创造条件。 完善保障机制,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第八章 党组织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第三十二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要研究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 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他们依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 工作。 第三十三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 正确行使职权,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 发挥积极作用。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党 委可以根据本条例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军队系统院校党组织的工作,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参照本条例作出规定。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的规定, 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本条例执行。 30

相关文章